第2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
A+ A-

  诏狱墙边,老歪脖子树下。

  姜星火一边靠着树干乘凉,一边西瓜啃了个爽,终于想起来讲课的事情。

  “上次讲到哪来着?”

  朱高煦盘膝而坐,腰杆挺得笔直,一副军人风范。

  他同样抹了抹胡须上粘的西瓜汁水,回答道:“姜先生,咱们上一次讲到了宋朝的中枢集权与地方分权。”

  “喔......”姜星火擦了擦嘴,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躺下。

  “有什么感悟?”

  朱高煦撇了撇嘴道:“永乐帝(永乐为年号而非谥号文皇帝或庙号成祖,可直接称呼)要是生在宋朝当皇子,肯定干不成靖难。”

  姜星火从地上捡了两片树叶抖了抖尘土,然后盖在眼睛上遮住了树冠投射下的斑驳日光,又将双手枕到脑后,方才懒洋洋地说道。

  “这样比较不妥当,你就拿永乐帝当宋太祖看,诸藩当五代末年那些宋太祖手下的军头,如此倒是很类似......你说宋太祖黄袍加身了,会不会担心手下那些军头也来一次?其实中枢集权的根由就是这么来的嘛。”

  朱高煦面露凝重:“姜先生的意思是,永乐帝刚刚登基,就要动手削了诸藩的兵权,是怕有哪个藩王再来一次靖难之役?”

  “不对。”朱高煦微微蹙眉,摇了摇头,“据俺所知,永乐帝刚刚大规模赏赐了幸存的诸藩,这不像是要动手削藩的意思啊。”

  朱高煦对这个问题非常在意,因为根据他的亲信告知,父皇最近正在谋划削藩......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确实有这个风声。

  朱高煦进诏狱,用的是以退为进的法子,他是决不会放弃争夺太子大位的。

  如果能从姜星火这个奇人口中得到更好的削藩法子,压过向来在庙堂方面比自己强的大哥一头,想来父皇一定会高看自己一眼的。

  “既然把永乐帝比作宋太祖,你还不懂吗?”

  姜星火慵懒的声音听起来都快睡着了,可话语内容却是无比地振聋发聩。

  “削藩是必然的,赏赐却是有两个意思的说法。”

  “明面上是永乐帝示好诸藩表达善意,以昭示自己这个四哥,跟朱允炆那种不认亲戚的大侄子不一样,跟诸藩是一家亲的,这个很好理解。”

  “暗里的意思就是表达一个不动刀兵的态度,即便是削藩也肯定是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那般,多多赏赐田宅金银,保障诸藩和后代的富贵。”

  墙对面的密室内。

  朱棣眉毛微微一挑,有意思,这个名叫姜星火的读书人,竟是如此敏锐、如此犀利地剖析了自己和道衍大师刚刚定下的削藩策略!

  要知道,正是决定完了如何削藩,朱棣心情大好之下,才想起来去诏狱看看跟他怄气的二儿子。

  朱棣确信,如何削藩这件事的【最终决定结果】,在一个时辰前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朱棣在自己的心中喃喃自语:“朕原本还想等过段时间再公布这件事,没想到竟被一个读书人提前说了出来......”

  姜星火的观点虽然并不全中他的心意,但朱棣却从中窥探到了另外一层深刻含义。

  朱棣突然意识到,他和道衍大师商量许久的削藩计划,或许在老谋深算的人物眼里是能猜透的,但这书生这般年轻、未经种种朝堂历练就能看透,倒也称得上是智慧过人。

  “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他猜透了朕和道衍大师的算计,此人倒是颇为不简单啊。”朱棣眼中的神情,带上了一丝欣赏。

  “陛下,臣可以回避一二吗?”

  听了这句话,旁边听得如坐针毡的纪纲试探性地问道。

  朱棣面上却依旧波澜不惊,他没有同意纪纲的请求,而是沉吟几息后问道:“若照你所说,是方孝孺一个在乡间任私塾先生的弟子,收了姜星火作学生。而姜星火从小连家乡都没离开过,一年前却突然变卖家中祖产来到南京,每日只在秦淮河上的画船间厮混?”

  “是,陛下。”

  “一个乡间书生竟有这般见识,这见识是从哪来的?有这般见识的人,为何会甘愿在勾栏画船间自暴自弃?为何要故意接近朕的儿子?到底是不是建文逆党的暗中布置?”

  听到皇帝的连声质问,纪纲额角沁出冷汗,颤声说道。

  “臣愚钝,请陛下给臣一点时间来查!臣一定查到水落石出!”

  朱棣盯着纪纲看了半晌,目光越来越锋利,仿佛能够洞穿纪纲的灵魂,良久才缓缓移开视线。

  “朕给你三天时间,查清楚此事。”

  “谢陛下恩典。”

  纪纲躬身领旨,他暗自长长地松了口气,甚至都不敢擦拭额头的汗珠,只能任由汗水滴落在飞鱼服上。

  而墙对面的讲课,依旧在继续。

  “那姜先生觉得,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诸藩手中的护卫兵马,日后便不会再发生一次靖难之役了是吗?”

  朱高煦目光灼灼地盯着在老歪脖子树下躺平的姜星火,认真问道。

  朱高煦对待这个问题,确实很认真,因为他确信父皇朱棣把他耍了,他不一定能当上太子后,就开始不自觉地把带入了藩王视角里。

  指点江山又不是【主动求死】,姜星火一个将死之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大明未来灭亡的诸多原因里,肯定是没有藩王造反这一条的。”

  姜星火翻了个身,伸出右脚搭在左腿上,闭着眼睛,慢悠悠地说道:“可是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已有之事后必再有,诸藩之中,不愿意被养猪的迟早会有野心,迟早会做乱,这一点不需要怀疑。诸藩军权一旦被收回,就没有人能再成功了,但必然会有人继续尝试。”

  “可现在诸藩就不会有人不服,有人起来反抗吗?”朱高煦急切道。

  “这话可不对。”姜星火笑呵呵地说道:“永乐帝是亲手打江山的英主,将来是要跟唐太宗并在一起的,诸藩怎么会不服?”

  顿了顿,姜星火又继续补充道:“再说了,这个世界有一句话,叫做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其余诸藩,有能如永乐帝一样王上加白的能力吗?”

  “可万一他们执迷不悟呢?”朱高煦皱眉道。

  “永乐帝的政令一旦颁下,不管诸藩如何选择,结果都已注定,执迷不悟在铁骑面前也只是螳臂当车罢了,建文百万大军都没挡住,诸藩的万把人护卫如何挡得住?除非诸藩联合起来,如七王之乱、八王之乱那般才能破罐子破摔,给朝廷造成麻烦。”

  姜星火淡淡地说道:“永乐帝要和平削藩,首先是不想让自己在史书上留下屠戮宗亲的恶名,其次才是顾忌尚未恢复的大明再次遭受战乱。”

  朱高煦捋着大胡子默然无言,半晌方才不甘问道:“如此杯酒释兵权的法子,就没有半点后患吗?”

  听到这个问题,姜星火难得认真,嗯,一半的认真,他摘下了一片叶子。

  反正他不怕死,谈到的只是讲课内容又不是【主动求死】,所以他没什么不敢说的。

  “有后患,而且是对于大明非常致命的两点后患。”

  “这两点后患,会直接让大明国运缩短一截!”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指点江山又不会改变什么 第2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 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条救命线 第4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第5章 黑衣宰相 第6章 纠结的朱棣 第7章 肯定不会被降维打击了 第8章 原来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 第9章 二虎竞食之策 第10章 君不见 第11章 郑和开航母 第12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 第13章 国运论的疑问 第14章 解缙献图 第15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为储君吗? 第16章 姜星火难道是谪仙人? 第17章 天人清且安 第18章 一百万石! 第19章 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 第20章 何谓王朝? 第21章 种植粮食的能力 第22章 恐怖王朝 第23章 屠龙术!道衍的震惊 第24章 什么是王朝寿命 第25章 震撼无比的朱棣 第26章 朱高炽的任务 第27章 臣有办法 第28章 解缙的质疑 第29章 一个漂洋过海的旅人 第30章 姜星火丢了 第31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 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胆 第33章 朱棣与姜星火的初见 第34章 剧透未来,李景隆的评价 第35章 “明堡宗”是谁?! 第36章 血压极速飙升的朱棣 第37章 无耻到李景隆自愧不如 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当之! 第39章 朱棣:朕绝不允许,于谦再被冤杀! 第40章 于谦分鱼,称量天下 第41章 新狱友登场 第42章 朱高炽的质疑 第43章 令人惊讶的朱高煦 第44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 第45章 解决 第46章 徭役之苦,十倍于赋税! 第47章 摊役入亩 第48章 总想给后人留一把伞罢了 第49章 晋侯惰玉,见讥无后 第50章 道衍疯了 第51章 道衍,汝破戒矣 第52章 理想 第53章 仓廪实而知礼节 第54章 我已开悟,立地成佛! 第55章 全都对上了 第56章 来人间一趟的谪仙人 第57章 免苏松嘉湖的赋税? 第58章 有辱斯文 第59章 先生 第60章 《华夏货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