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A+ A-

  公孙珣微微一怔,扭头盯着自己的母亲竟然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小子,想什么呢?”公孙大娘虽然没戴眼镜,但也感觉到了自己儿子的异常。

  “我在想……掌权的人都像侯太守这样,就算是再有能力,这天下也会乱的。”公孙珣一边起身一边道。

  “这么大一个王朝说倒就倒,肯定是内部矛盾激化到一定份上了……”公孙大娘微微点了头。

  “所以讲,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坐在侯太守那种位置上的人就应该是我这样的人才对!”公孙珣忽然翻身坐起。

  “公孙珣,我得提醒你啊!这乱世里头,志气高倒也无妨,但得量力而行,先死的可都是出头鸟……你要出去?”

  “这么大的雪,那些跟我出战却死在了卢龙塞外的宾客、骑卒家里,应该再给他们送些干柴木炭之类的。临走前亲自去一趟,也算是一番心意了。”

  “那就去吧。”公孙大娘忍不住戴上眼镜轻瞥了自己儿子一眼。

  公孙珣推门而出,冒雪而去。

  大雪终于停了。

  公孙瓒兄弟三人商议了一下,决定还是要即刻启程为好,最起码要先赶到涿郡范阳卢家那里。

  毕竟,到了那里以后,人家再怎么安排去洛阳的事情,就都不是自家的责任了。

  不过这年头出行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更别说从辽西一路去洛阳了。

  别的不说,这年头路上可不太平,老虎、狗熊、狼群,你以为会没有吗?

  盗匪、流贼、见财起意的当地土财主豪强,那也是免不了的吧?

  而三兄弟虽然都是弓马娴熟,用公孙大娘的话说估计都已经武力值七十以上了……

  可也不能让他们三兄弟亲自一路撸过去啊?

  那么有出门经验、有些勇力的家仆、宾客、侍卫自然就少不了了,还得有侍女、丫鬟、厨娘。

  公孙珣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和十几辆马车,一脸无语。

  真要是穷人家出门,一个人,穿着草鞋、带着干粮、背着一件换洗衣服和取暖的袍子或者被褥,几千里地人家照样能一路走过去。

  但关键是,咱们公孙大娘这不是有钱吗?这不是事到临头又心疼起了这个独子了吗?

  而且,人家公孙瓒那边也是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的,再加上太守陪嫁又那么丰厚,侯夫人自然也是一万个不舍和一万个张罗。

  “可惜,可惜!”公孙大娘吐槽了一声:“我当年怎么不是个工科狗呢?最起码能造出来四轮马车……那就舒坦多了。”

  公孙珣低头不语,自家这位老娘,无论什么事只要干不成,那就一定要怪到人家什么什么工科生头上!

  挖什么石炭挖不出来这么骂,研究什么高效纺织机失败也这么骂,烧什么水泥玻璃烧成糊糊还这么骂,如今马车不合用照样这么骂,好像人家工科狗就该会这些一样……

  这个时候,公孙大娘就是一个当娘的,一个劲的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而公孙珣则是第一次出远门的年轻人,心里其实是对未来和远方颇为期待的……

  这厮之前,也就是去辽西郡两边的右北平和辽东属国转悠过,最远的一次也不过是摸到了渔阳郡边上而已。

  而洛阳,那可是全天下的中心!

  “马车太多了吧?这路上又那么难走。”接下来,公孙珣愈发头疼了起来。

  “又不要你赶车!”

  “女婢能不能少一点?”

  “衣食住行,没有用惯的人不舒坦。”

  “为什么金大姨也要跟我一块去洛阳?!”

  “你老娘我总得在你身边安个眼线吧?”公孙大娘一脸的理所当然。

  “可金大姨是母亲你的左膀右臂……”公孙珣无力苦劝道。

  “不行!”公孙大娘丝毫不顾周围家人、宾客都快上百了,竟然眼泪涟涟了起来。

  “我告诉你吧,我也知道自己有点胡闹。可是儿子你这一走,估计少则两年多则三年。

  而这年头,连个信都不一定能准点送得到,我哪里放心的下?你就让为娘任性一回吧!”

  话说到这份上,公孙珣还能如何?也只能半推半就,半是感动半是无奈的闭上了嘴。

  就这样,公孙珣自己十几辆车子,几十个牲口,外加十七八个武艺高强的骑马伴当,个个一人三骑,已经很吓人了。

  而公孙越虽然家里穷,但是架不住公孙大娘早有准备啊,竟然只是减半安排了各种事物、人手。

  等到公孙瓒那里也是七八辆车,十来个一人双骑的伴当再凑过来以后……好嘛,分明就是一只有军队护卫的小型移民队伍!

  不是没有长辈看不过眼,族里确实有位年长的前辈想上来说两句的,但刚一开口就被公孙大娘给喷了回去。

  “这算什么?!前年徐州的糜家往洛阳求官,带了几百辆车子,两千多仆从上路!

  我们公孙氏下一代的精华就是他们三个了,去洛阳求学,只带百十来个人,已经丢了公孙氏世代两千石的威风了好不好?!

  你儿子要是也有出息,也能去洛阳找大儒学经,我也照这个档次给你来!有吗?有吗?!”

  等到了中午时分,连给三人送行的本地吏员、族中兄弟、城中朋友也全都一一话别了。

  咱们的公孙大娘凄凄切切,终于还是狠下心来,放自己的独子往那乱糟糟的大汉朝政治中心去了……

  自己则被一群心腹侍女扶着回去补妆,顺便清洗一下她那被眼泪打花的宝贝黑框眼镜。

  另一边,兄弟三人也长出了一口气,他们朝着这位公孙大娘离去的方位躬身一拜,就带着如同一条长龙的队伍径直出了令支城。

  傍晚时分,天色渐暗,在一个河道显得极为陡峭的水流前面,车队开始小心的从一处浮桥上通过。

  趁着这个当口,安利号中一位经常往来邺城与令支的老掌柜,指着眼前流势很猛的河道介绍道。

  “三位公子不用担心。这条封大水乃是右北平郡和我们辽西郡的分界。虽然水势很急,但是河道狭窄,浮桥也是经常修缮,断然不会有问题的。”

  “浮桥或许没有问题。”骑着一匹白马的公孙瓒微微皱起了眉头,然后暗暗握住了自己放在马后的双头槊。“可是此地就没有别的问题吗?”

  “大公子是……什么意思?”老掌柜笼着袖子,完全不解其意。

  “大兄的意思是,这附近盗匪多吗?”公孙珣也是按住了自己的黑雕弓。

  不仅如此,周围一些骑马的伴当与宾客,也都开始敏感而紧张的朝着河对面偏北方的一处密林里看了过去。

  就在刚刚车队开始过河的时候,那边黑白相间的密林里,忽然飞起了一大群麻雀,俨然是林子里突兀的有了动静。

  “怎么可能?”老掌柜虽然没看到麻雀,但也明白了众人的意思,可他依旧连连摇头。

  “此地从未有过盗匪!就是那个林子,都是日常土垠城中打柴烧炭的所在。”

  三兄弟也好,勒马握刀的宾客们也罢,闻言各自松了一口气。

  然后公孙越招呼了一声,带着七八个宾客,越过车子抢先过了封大水,并直接打马朝着那处密林去了。

  而去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公孙越就领着人回来了,而且还多了两骑。

  公孙珣目力极好,一眼就认出那两骑中领头的是位细髯鹰目的故人,这让他既有些不安,又有些期待……

  于是,不待那边一行人过来,公孙珣也直接越过车子,打马上了浮桥,朝着对方迎了过去。

  “少君!”那人看到公孙珣亲自过来迎接,直接翻身下马,就在雪地里捧着佩刀跪拜了下来。

  “韩当在此久候了。鄙人不才,唯有一把刀可用,勉强堪为爪牙。

  如今军中不能用我,思前想后,不如随一明主而走,不知道少君愿不愿意收留?”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